1.如何定价?

2.8元油价与锂价暴跌,终结特斯拉、雪铁龙掀起的价格战

3.一个昂贵的教训:原油期权无成本领口对冲策略复盘

4.一揽子价格什么意思

如何定价?

油价地区差异_油价不同的定价策略

定价策略中,常见的定价方法有三类:成本导向定价法、市场导向定价法、顾客导向定价法 。

定价策略

市场营销组合中一个十分关键的组成部分。价格通常是影响交易成败的重要因素,同时又是市场营销组合中最难以确定的因素。

企业定价的目标是促进销售,获取利润。这要求企业既要考虑成本的补偿,又要考虑消费者对价格的接受能力,从而使定价策略具有买卖双方双向决策的特征。此外,价格还是市场营销组合中最灵活的因素,它可以对市场作出灵敏的反映。

定价方法:

1、成本导向定价法:成本导向定价法是以产品单位成本为基本依据,再加上预期利润来确定价格的定价方法。

①成本加成法

②目标收益定价法?

③边际成本定价法?

④盈亏平衡定价法?

2、市场导向定价法:企业通过研究竞争对手的生产条件、服务状况、价格水平等因素,依据自身的竞争实力,参考成本和供求状况来确定商品价格的定价方法。

①随行就市定价法?

②产品差别定价法?

③密封投标定价法?

3、顾客导向定价法 :别人卖多少我就卖多少,设P为价格,X为同类产品市场售价,Y为加成,可正可负,则P=X+Y;

①理解价值定价法?

②需求差异定价法?

③逆向定价法

4、需求价格弹性:需求价格弹性指商品的需求对于价格的变动的反应。如果价格发生微小变动,需求量几乎不动,称为这种商品需求无弹性;如果价格的微小变动使需求量变化较大或很大,称为需求有弹性。

5、撇脂定价:新产品初上市,定以高价格,在短期内获得厚利,尽快收回投资。就像从牛奶中撇取所含奶油一样,取其精华。

6、渗透定价:新产品初上市时,定以较低价格,以获得最高销售量和最大市场占有率为目标,称之为“渗透定价”。

7、价格折扣和折让:为鼓励顾客及早付清货款,大量购买或淡季购买,企业酌情调整其基本价格,这种价格调整称之为价格折扣和价格折让。

8、密封投标定价法:买方在报刊上登广告或发出函件,说明需采购的商品的品种、数量、规格等要求,邀请卖方在规定期限内投标。买方在规定的时间内开标,选择报价最低的,最有利的卖方成交,签订采购合同的定价方法。

8元油价与锂价暴跌,终结特斯拉、雪铁龙掀起的价格战

新能源车涨价,特斯拉官降,中国品牌跟进,燃油车掀桌子,部分车企开启保价模式。以上大约是从去年底到今年初,国内车市的经历的一系列过山车似的价格大乱斗。就当上个月大家还在讨论价格战要打到什么时候,到底是“保价派”技高一筹,还是掀桌子的更得人心时。国内油价迎来今年最大涨幅,以及碳酸锂半年不到的时间暴跌近66%的消息,恐怕要为一季度风风火火的汽车价格战,画上一个句号了。

份额降、油价涨,油车再打价格战也没用?

持续数月的价格战,简单来说,就是车企们为了留在“牌桌上”所做出的努力。但是价格战拼的却不是车价本身,甚至也不是制造成本,而是在风云变幻的车市格局中,对于产品、车企的预期。试想,如果明确告诉你,某家车企明天就要关门大吉。那么即便现在它的产品就是打骨折,恐怕绝大多数人也不会选择去趟这趟浑水。这种案例并非没有发生过,对于曾经选择退出中国市场的品牌而言,其收尾的库存,最终归宿往往是租赁或二手市场。而它们在退出之时也并非没有选择大幅降价,但无论消费者还是车市同行,对此行为其实大多也都并不在意。

那为什么现在都开始在意了呢?因为彼时的降价,是准备卷铺盖走人,而现在的降价是为了继续撑下去。特别是对于燃油车领域而言,大家账本都非常清楚。首先,大盘是基本稳定的。自2017年到2022年,国内乘用车销量基本围绕2400万辆左右水平震荡徘徊。其次,存量的数据中,新能源车的份额逐渐提升。去年国内新能源车销量已经突破650万辆,同比几乎翻番,实现每卖出四台车,就有一台是新能源车的格局。按照前面“买预期”的论调,其实燃油车目前已经处于守势状态,而油价可能会是压垮这一姿态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全球主流车企纷纷选择“锁死”燃油车科技树,将有限的财力和精力都投入到挖新战壕时。其实也等于变相“锁死”了燃油车的制造成本。平台化的制造方案,多产品(甚至多品牌)共线的生产方式,成熟的供应链体系。简单来说,只要边际效应能够维持,燃油车的生产制造就会保持在可控且较低的水平。这也成为传统车企打价格战时手握的重要筹码。但油价对于消费预期的影响,恐怕会导致传统车企不再愿意主动将手中的筹码掷出,而是被动选择固守。

我们先来复盘一下近年来油价与车市的关系。在去年上半年一波10涨2跌的走势下,国内油价也从“6元时代”快进到“9元时代”。叠加其它因素影响,去年3-5月份国内汽车销量同比降幅明显,但同期的新能源车市依旧保持正增长状态。然而到了去年下半年,整体画风为之一变。一方面,3涨8跌的油价走势,并没有让“10元时代”到来,还在年底成功将92号汽油压在了8元以内。另外,部分燃油车的购置税优惠政策,也刺激了去年下半年的车市表现。

再把时间拨回今年,虽然购置税优惠告一段落,但油价在第一季度基本克制,并且3月份的两连跌,让很多地区的95号汽油都跌入了8元以内。相对宽松的油价走势,让车企的价格战足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但4月份的大幅上涨,无疑再次唤醒了消费者对于油价的记忆。特别是在地缘局势暂无缓和迹象,以及供需关系的客观状态下。消费者恐怕也会产生油价将会处于高位震荡的预期。加上燃油车本身就处于份额被挤占的防守姿态,叠加使用成本的预期,车企自身继续价格战的预期收益自然会持续萎缩。当然,燃油车也不用担心新能源车会趁机利用价格“收割”,因为它们也准备收手了。

喘口气、继续卷,电车也打不动价格战了?

从市场份额来看,新能源车预期向好,这点是毫无疑问的。只不过面对新势力的加入,中国品牌的崛起,以及传统外资车企的转型,整体大盘的向好,并不意味着每一个参与者都能分到预期的蛋糕。于是新能源车也一度选择在价格战问题上与燃油车联动。但是热闹的价格战掩盖了至少两个问题。其一是国补的取消,即便是退坡之后的水平,对于国内新能源车企而言,在成本压力上绝对是“伤筋动骨”的存在。另一点则是技术上的投入,无论现在热门的800V,还是智能驾驶、座舱,以及充电桩与换电站等硬件投入,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仅以造车新势力“蔚小理”来看,如果刨除研发费用一项,那么至少理想汽车已经可以实现盈利了。

当然,与很多手里只有一本新能源账的中国品牌车企不同,绝大多数外资车企还有燃油车可以输血。不过就像前面聊的那样,燃油车现在处于自顾不暇的状态,恐怕也只有诸如宝马、奔驰这种一线豪华品牌受波及程度较小。但这些具有宽阔护城河的品牌,本身从来也没有加入价格战的意思。

再把视线拉回新能源车,其价格战标志性事件当属特斯拉今年的大幅官降,以及国内油价缓和时,燃油车掀桌子带来的市场“恐慌”。如果说后者带来的“危机”已经消散,那么前者还会再动手吗?无论是同行的试探,还是消费者的期待,有关特斯拉在上周六再次大幅降价的传闻确实“如期而至”。只不过特斯拉这次选择让同行安心。顶着特斯拉“全球定价最低”市场的头衔,上周“星舰”都炸了,又怎么可能再降价呢?这当然是开个玩笑,但特斯拉所谓“成本定价”的策略也实属贴金。实际原因恐怕只要翻看特斯拉去年的销量、订单表现就一清二楚了。

去年12月份,特斯拉中国批发销量环比下滑超4成。这似乎做实了特斯拉当时在国内减产,以及销量不及预期的传言。而根据有关数据披露,去年年底,特斯拉在国内挤压的订单只剩5千多台。这些或许才是刺激特斯拉在今年年初直接在价格上“放大招”的根本原因。但是降价带来的负面效果也在显现。根据今年一季度的数据,特斯拉营收同比增长近24%,净利润却同比下滑约24%。很显然,降价带来了销量,但盈利能力也下滑迅速。从产品毛利率来看,特斯拉也几乎下滑了10个百分点,毛利跌至20%以内,已经低于经营目标线。这种局面下,趁着上游大宗供应链降价“回血”还来不及,又有谁会挑头搞价格战呢?

总之,一季度国内车市略显混乱的价格战似乎要被画上句号了。无论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确实在价格战之中收获到了一定的销量。但油车的前景并不完全在自身的价格上,反倒是继续“割让”利润,所能得到的正向反馈在减少。如此以来,等待类似去年购置税政策那样的“普惠”性质的利好,似乎成为更理想的选择。而新能源车方面,就算是成本控制大户特斯拉,也得喘口气。与其指望碳酸锂的暴跌促使新一轮价格战开启,还不如期待诸如4680电池、一体压铸车身等基础落地,从根本上进一步压低成本,以实现“油电同价”。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路咖汽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一个昂贵的教训:原油期权无成本领口对冲策略复盘

1、期权无成本领口对冲策略(Zero-Collar)

无成本领口组合是一种普遍使用的期权对冲策略,在持有标的多头(空头)的同时买入看跌(看涨)期权保护标的头寸,同时卖出看涨(看跌)期权以抵消权利金支出。近日中石化使用期权无成本领口策略进行进口原油套保产生巨额亏损引起业内广泛的关注与讨论,对于具体策略与亏损原因更多仅是猜测,我们在本篇文章里将关注点回到期权无成本领口策略本身,基于NYMEX原油期权对无成本领口策略进行复盘与回测。

无成本领口策略一般选择相似档位的看涨与看跌期权采用1:1的比例构建,也可以采用1:N的模式通过卖出更多数目的虚值程度更深的期权来实现无成本,此种方法存在一定的裸卖空头寸承担较大的潜在风险。我们基于2018年9月20日数据构建NYMEX原油期权1902合约无成本领口组合,当日call@70价格为3.65,call@75价格为1.75,put@60价格为0.87,put@65价格为2.01,期权合约单位为1000桶/手,我们采用两种方案构建原油现货空头的领口套保组合:

方案一,买入1手call@75,卖出1手put@65,期初现金流260/手;方案二,买入1手call@70,卖出4手put@60,期初现金流-270/手。

图1和图2分别展示了两周方案在不同到期时间上的收益结构,期权价格的情景分析部分采用30%的波动率根据二叉树模型对美式期权定价得出。方案一中当油价小幅上涨总头寸会出现一定的损失,在不考虑基差、期限结构等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可将原油采购成本保在75美元/桶,同样可以根据对波动率等市场情况的判断选择更宽或更窄的领口。方案二的领口设计选择买入平值的看涨期权同时卖出数量更多地虚值看跌期权,这种策略因具有3倍的裸卖空虚值看跌期权头寸具有极大的潜在风险,同时也对应着对油价上涨更为坚定的判断,从到期收益的角度看策略的优势在于在油价上涨时不受影响,当油价小幅回调(55以上)均有正的收益,在60关口的位置收益最大,这类策略一般并不推荐使用,其对风控的要求非常高,标的价格跌破60关口必须进行风控调整,例如选择向下移仓、卖出看跌寸头平仓等。方案二由于具有更大的卖方头寸也是一种看空波动率的策略,我们将在后文详细分析波动率对策略的影响。

此外,我们通常根据期权到期价值分析的收益结构曲线仅是期权持有到期的收益情景分析,期权存续期内的组合盯市价值还收到波动率、到期时间等因素的影响,美式期权还存在倍提前行权的风险。隐含波动率对期权价格的影响很大,而原油价格10月份暴跌以来,期权隐含波动率也同时快速飙涨,CBOE原油ETF波动率指数从不到30%的水平一度涨至近70%。对于方案一而言(图表4),波动率上涨会减小油价上涨情景下的浮亏,也会减小油价下跌情景下的浮盈,当期权距到期日越远波动率的影响会更为显著。对于方案二(图表5),如前文所述方案二到期收益损益平衡点在55美元/桶左右,而实际上在期权未到期前,因价格不利波动往往可能伴随波动率上涨,因而同样亏损线对应的价格水平从到期收益的角度分析与实盘盯市盈亏差别可能较大。

最后,我们基于NYMEX原油期权的实际走势来复盘两种对冲方案的从2018年9月20日建仓2018年12月28日的表现,此时距我们使用的1902期权合约到期日(2019年11月16日)还有不足三周。两种套保方案的实盘损益曲线与我们前文的理论分析结论一致,

方案一在油价70美金/桶的位置上采用按1:1的比率买入call@75与卖出put@65,将价格低于65美金/桶的潜在收益卖出以抵消了套保成本,因而尽管油价大幅下跌,总收益维持在5美金/桶的水平附近。

方案二则选择1:4的比率,买入1手call@70的同时卖出4手put@60,该策略在对价格相对更为乐观的情况下构建,当标的价格小幅震荡收益优于策略1,价格下跌时具有极大的潜风险且可能触发裸卖出期权头寸的被迫提前执行,策略组合受油价大幅下跌与波动率走高的双重影响,若无止损浮亏一度达到约42000美元/手(即领口组合浮亏70美金/桶,原油空头浮盈28美金/桶,总组合每桶浮亏42美金/桶)。

2、投资建议

“期权交易三分靠策略、七分靠风控”,如果不能够做到对尾部风险科学、及时、坚决的风控那只能够通过牺牲一定的大概率情况下的收益换取市场极端情况下的安全保障。回到我们讨论的领口策略本身,通过1:1的比率构建的领口对冲策略是一种常用且有效的对冲方案,按照与资产多空头数目匹配的方法设置套保头寸不会出现原则上的问题,当然实际操作层面还有很多细节,如期限结构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套保效果、会计准则对衍生品损益的处理方案等需要就具体问题规划相应的套保方案。

对于套保方案而言,不推荐卖出多于资产头寸的期权,其潜在风险敞口可能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损失。中石化黑天鹅事件据传使用的成本领口套保策略的具体细节我们不得而知,但从此次事件衍生出对无成本领口策略不同构建方法以及其特点与风险点的分析与复盘希望能够对投资者有所帮助。

3、风险提示

期限结构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套保效果、会计准则对衍生品损益的处理方法影响当期总盈亏的测算。

一揽子价格什么意思

一揽子价格的意思就是把所有的因素都考虑进去,然后再规定某个商品的价格。一揽子定价策略,亦称“安全定价策略”。制定产品价格的一种策略。企业将提供商品售后服务、确定消费者一定时期内安全使用的所需费用,包括送货上门、代为安装、附送易耗件、包用期内上门维修等的费用按估算的平均水平全部算进价格内,并将产品售后服务公布于众的定价策略。旨在增强买主的安全感,促进销售。由于一揽子价格水平高于一般价格水平,因此在经济发展的低谷阶段不宜使用

在国际谈判中,面对一系列利害关系错综复杂的问题,参加外交谈判的各方有时会采用一揽子同时达成协议的做法,为此,各方为达成最后协议往往会提出自己的方案,通常称为“一揽子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