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油价在世界处于什么水平

2.全球能源“吃紧”,多国“抢货”,中国成为俄罗斯能源最大买家

3.石油价格上涨和美元欧元有什么关系?

中国油价在世界处于什么水平

德国油价涨20倍了_德国油价与中国对比

有车的朋友们肯定非常关心油价,每天开车都需要加满油。那么这段时间因为油价暴涨厉害,所以现在大家对油价都是非常关注的,大家都想知道中国油价的地位,那么中国油价处在世界什么水平?我国油价又和哪些相关因素挂钩,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根据数据统计,如今中国油价在170个地区排名61位,比平均值8.52元高了0.75元,所以是属于处于中等偏上水平。3月17日油价调整后,国内每吨汽油价格已破万,达到1.0005万元/吨。

几个产油国比如委内瑞拉、利比亚、伊朗油价在1到3毛每升,叙利亚、巴林、伊拉克、俄罗斯这些国家的油价是在两三块人民币。而中国香港,目前为第一高,汽油价格接近20元/升,超过此前的榜首挪威,总的来说,欧盟多个国家的油价处于偏高。意大利、德国、冰岛以及英国排在前20名。发达国家中美国油价7.8元人民币一升,日本8.7元,韩国10.7元。

那么国家油价是有哪些因素决定的?

1.不同国家间由于汇率和成本等因素,即使是同样的商 品,价格也会相差很多,在不同国家间的价格也并不相同,不同国家间的油价更是千差万别。

2.不同国家间油价的高低,主要和这个国家石油丰富程度有关,一般而言,主要产油国的成品油零售价处于较低水平,比如委内瑞拉的汽油价格约合每升0.3元人民币,其他如沙特、伊朗、科威 特、卡塔尔等国家的成品油零售价格都很低,这些国家的成品油价格远低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主要靠进行高额财政补贴,而价格较高的国家主要集中在欧洲和 日本,油价基本上都在每升10元到15元之间。

3.每个国家的油价形成机制并不相同,油价中包含的内容尤其是税负水平差别很大,税负水平的高低,是不同国家成品油零售价格差 异的主要原因。在主要石油进口国中,美国的税率较低,税负占零售价格的比重约为12%,其余大部分石油匮乏的国家,为了抑制消费者对石油的过度使 用,减少能源消耗,通常会对成品油价格征收较高的税负,欧洲、日本和韩国属于高税负国家,税收占零售价格的比重在40%到60%之间,税收是引导石油 消费的重要手段。

国内油价是如何定价的?

根据《石油价格管理办法》,我国油价每10个工作日调整一次,在调价发布日24时起生效。办法同时规定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要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为基础。

我国的油价调整机制是什么样的?

在3月17日,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接受记者访时答复,国内油价调整其实有一套完整的机制:按照《石油价格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国内成品油最高零售价格每10个工作日调整一次,每次价格如何调整,主要看调价前10个工作日国际油价平均值与再之前10个工作日平均值的比较情况,并不是简单由调价前几天国际油价变动决定。

由于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是与前10个工作日国际油价均值挂钩,此前也多次出现过调价日之前国际油价大幅上涨,但当期国内成品油价格却下调的情况。

例如,2021年12月17日是调价日,之前2个工作日国际油价连续上涨,但当期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下调130元、125元。2021年7月26日、3月31日以及2020年9月18日等调价日均出现过类似情况。

中国油价虽然创下历史新高,但如果放在全球范围内来看,客观而言,中国还算不上高油价国家。总之,未来人们开车的成本有可能会持续增加,所以大家也要做好及时应对的准备,或是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或是选择新能源电动车出行。现在国家也在积极地寻找可以替代石油的能源,相信未来会让广大消费者的生活成本降低的。

全球能源“吃紧”,多国“抢货”,中国成为俄罗斯能源最大买家

原创出品,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当前全球市场中,波动最大的就要数能源领域了。

受全球通胀影响,全球各领域均出现较大波动,再加上俄乌地缘政治冲突带来的扰动,石油、煤炭、天然气持续供给偏紧,多国开启了“抢货”潮。

说到能源出口大国,绕不过俄罗斯,无论是石油、煤炭还是天然气,其储量和出口量均排在全球前位。

例如,俄罗斯已探明的石油储备量高达1078亿桶,约占全球总量的6.5%。

而石油日均产销量约为1067万桶/天,约占全球日均产销量的12%,位居全球第三。

因此,俄罗斯原油出口的波动对全球石油的供给有较大影响。

而在天然气方面,俄罗斯的剩余探明储量高达37.4万亿立方米,在全球占比约达到20%,是妥妥的世界第一。

而煤炭可储量则达到了1570.1亿吨,约占全球的17.2%,位居全球第二,而俄罗斯的煤炭出口则排在全球第三。

欧洲为减少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开始转而大量购美国天然气;而随着北半球夏季的来临,气温持续上升,多国开始大量囤煤。

而在俄罗斯石油的销售中,印度购买量大增。

印度通过进口俄罗斯打折原油,然后重新混合提炼再后转卖到欧美地区,使得俄罗斯原油出口大增。

数据显示,在俄乌冲突爆发的前100天,俄罗斯通过出口能源就挣了约930亿欧元,其中欧盟就贡献了570亿欧元,其中德国是最大的买家。

但随着欧洲对俄罗斯的制裁不断升级,从5月开始,中国超过了德国成为了俄罗斯能源出口的最大买家。

这使得大家产生一个疑问:既然中国是俄能源的最大买家,而俄能源在持续打折销售,为何国内的油价却频频上调呢?

这主要有2个原因:

一是油价上涨是全球现象。

无论是欧洲、美洲,还是亚洲,都在承受油价上涨的压力。

全球能源网站列出了2022年6月全球平均油价为9.5元,而排在前三位的就是挪威、丹麦和芬兰,其中挪威的油价已超过19元。

而美国前不久的汽油价格也首次突破了5美元/加仑,约相当于人民币9元/升,同比上涨了62%,并且部分地区已突破了6美元/加仑,并且专业人士称,仍未涨到头。

亚洲油价也同样高企。

印度虽然疯狂购买打折俄油,但是印度的油价也持续飙升。

从3月开始,印度国内油价就出现了“5连涨”,首都地区油价涨至105.41卢比/升,约合人民币9.1元。

虽然到5月份时有所回落,但也在96.72卢比/升,约合人民币8.3元。

但随着到6月份,油价又开始上涨了。

二是虽然中国成为俄罗斯能源出口的最大买家,但是中国进口的俄罗斯能源的数量并没有出现太大的变化,而是因为德国对俄能源的进口大幅减少,因此使中国成为了俄能源的最大买家。

然而,能源市场的“高烧”并没有要退去的意思,煤炭、天然气还在持续高位震荡,而全球油价更是易涨难跌。

前不久,瑞穗银行把9月底的布伦特原油价格预测上调到了130美元/桶,而之后的3个季度也上调至125美元/桶,这意味着整个能源市场还将持续升温。

石油价格上涨和美元欧元有什么关系?

我们看一下石油对于美元/欧元形成的这种影响的发展步骤。先讲一下石油涨到这么高的一个位置,一个大的背景是什么呢?事实上现在是不是国际上的石油真的是产出得少,而用得多呢?实际上不是这样的,我前段日子看了一个数据,在整个全球的市场当中,每天产生是大约830万桶,每天的消耗是807万桶,如果单纯从这个数字来看,应该说原油是够用的。那么原油的价格从这个角度讲不应该涨到这么高的位置。但是由于在过去的若干年中,原油一直处于一个很低的位置,无论是它的生产,还是其他的一些方面,那么市场当中对于原油的生产以及一些的生产工具的投入都是非常不足的。这个是导致现在原油价格部分不断攀升的一个潜在因素。另外一方面,把原油价格炒得这么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个市场的一些炒家,期货,他们看到原油有一个很低的位置,他们不断的买入原油的期货,来囤积原油,然后再找一个借口把原油推到一个很高的位置来获利。这是原油整个上涨的一个大的背景。 最近,国际石油市场发生强烈震荡,石油价格一路攀升,目前部分油价已超过每桶40美元。石油价格的上涨给刚刚呈现复苏势头的世界经济蒙上一层阴影。一场关于“石油价格上涨谁之罪”的讨论正在西方国家展开。 一些媒体不负责任地发表文章认为,石油价格高涨,主要原因是中国经济快速成长对石油的需求量大增,造成国际市场供需失衡。但德国经济界权威人士认为,石油价格上涨有多方面的因素,不能把石油价格仅仅归咎于中国能源需求的增加。 首先,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世界经济呈现复苏的势头,国际原油市场需求明显增加,对油价造成新的压力。根据维也纳国际能源机构的预测,2004年世界石油的需求量增加到每日100万桶。而美国的石油消费占世界总消费量的四分之一,其中一半依赖进口。 其次,美元的贬值对石油价格上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从2002年2月到2004年2月,石油的价格用美元计算升值达51%,每桶价格从2002年的 20美元提高到现在的近40美元,而从2002年到2004年,美元与欧元的汇率从一美元兑1.16欧元下降到一美元兑0.80欧元。这样,石油供应商当然愿意用美元交易,这也进一步加速了美元的贬值,从而导致石油价格上涨。 再次,主要产油国家局势动荡不安,恐怖活动不断,也严重影响了国际原油市场价格的稳定。沙特阿拉伯具有世界最大的石油储藏,石油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四分之一。不久前发生在沙特石油城市胡拜尔的造成了22人死亡。这说明恐怖组织开始将打击目标转向了石油生产。在一份自称为基地组织发表的声明中,恐怖分子宣称这次是他们所为。他们强调,外国入侵者长期以来一直在掠夺阿拉伯和穆斯林国家的矿产,而现在他们要给这些入侵者一个沉重打击。伊朗石油部长纳姆达尔·赞加内说 “油价居高不下不是由于供求关系造成的,而是由于政治因素。” 最后,石油输出国组织限产保价政策使石油产量供不应求。上周末,发达国家财政部长会聚纽约,强烈呼吁所有石油开国相应提高石油产量,只有这样,世界原油市场价格才能恢复到以往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水平。 虽然石油输出国组织本月3日在贝鲁特召开的会议上宣布增加石油产量,但国际石油价格并没有像有些人预测的那样明显下降,此间观察家认为,石油价格居高不下,完全是投机行为和对石油市场信心不足的心理因素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