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次在头条上发文章,生存不到24小时

2.什么是欧佩克与全球石油价格?

3.2015年4月25日南国早报头版头条

4.英语短文求翻译

第一次在头条上发文章,生存不到24小时

官方油价新闻头条最新_官方油价新闻头条最新

前天晚上在今日头条第一次写了文章发布出去,昨天下午,在看了一些网友的评论之后,百般思考纠结,最终将自己的文章撤了,设为“仅自己可见”。从发布出去到撤回,历时不到24小时,于是,鼓起勇气的”第一次“就这样“夭折”了。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在这段时间内,文章的阅读量约两百,收到的评论让我觉得感慨万千,最直接的就是,被人误解的憋屈感。

我的这篇文章的灵感来源于前段时间在网上特别有争议的《有翡》电视剧播放量注水的问题,不管这个消息是否为真,我觉得圈里存在的数据的现象是病态的,背后展现的是那些盲目刷播放量的人和资本家的初心迷失和道德问题。再联系到当天早上看到的一则关于獐子岛集团财务的新闻,于是,我从《有翡》播放量被疑注水这个话题开篇,引起对社会上“数字游戏”现象的抨击,从播放量注水和财务数据失真这两个角度论述数据失真背后反应的道德问题。

通过网友的评论反馈,我得到了一下几点教训:

1、文章的题目选取要慎重,特别是牵扯热点话题,要慎而又慎,否则特别容易让人跑偏。比如,网友的评价都是集中在自己想关注的敏感点上,我只是由《有翡》播放量的话题引出一个关于数据失真的讨论,全篇没有一句话说“我认为《有翡》注水”,而大家的关注点却是觉得我在写《有翡》注水,甚至认为我在尬黑,天知道,其实我也挺喜欢这部剧,并且看了很多遍。

2、部分观点过于绝对,容易让人误解。比如,“人们迷失了看剧的初衷”,这一说法过于绝对,容易引起读者反弹。一位阿姨评论“动不动就是观众的迷失,你就很清醒吗?我一个年过半百的阿姨只是喜欢赵丽颖演的戏而已,觉得只有她演的戏很真实很自然,这就是迷失吗?”她肯定不是我说的那一类人,但是却自然而然地代入自己,对我进行反驳。

3、没有对自己写文章进行很好的定位,没有搞清楚阅读群体。据我推测,我写的文章因为有《有翡》这一电视剧作为话题引入,所以被头条推送给了那些追剧的粉丝,也没有办法理解到我想表达的意思。当然,不可否认,我写的文章无论标题还是内容都是有很多问题的。

不管怎么说,还是有得到一个“赞”,乐观地想,我写的也没有那么糟糕,还是有人能理解的。

在决定把自己的文章撤回时,我想了很多,纠结了很久,觉得自己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发了文章不能那么轻易就放弃,一方面认为自己要强大一点,经受住各种指责和批评,“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就好,另一方面又觉得,我已经得到了经验教训,有所收获,干嘛自己为难自己,让自己心里不舒服呢。

之后,我依然会坚持写作,但是要不断学习、多读书,提高写作能力,自己写文章要重质而不是重量,宁可花几天的时间打磨、修改一篇文章,也不要为了凑写作量而写作,每一篇文章要有每一篇的价值。

什么是欧佩克与全球石油价格?

资料来源:美国劳工部颁布的统计消费价格指数(CPI),2008年4月;《WER》,2008。

由于欧佩克国家中的税收相对较低,所以零售价格远低于绝大多数发达国家的价格。

即使媒体上每天的头条新闻都有对创纪录的油价的哀叹,美国实际上还是全世界油价比较便宜的地区之一。根据对全球155个国家与地区的调查,若从最便宜的地区排序,美国的油价位于第44位。如2008年4月后期的情况,这种差异也是令人束手无策的,美国的汽油平均价格为3.45美元/加仑,而绝大多数欧洲国家的油价则超过了8美元/加仑。美国一直努力保持低油价,目前争论的焦点是方面如何努力使这种已令世人难以接受的油价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准。但是,这些便宜的油价——美国正在实施的油价对于其他国家来说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而这种便宜的油价也诱使美国人陷入了不断购买大型轿车和更大住宅的循环中,似乎全球上涨的油价阴影距离美国人是遥远的事。

价格的比较也不能一概而论。跨国的油价比较,或以不同的交换律比较总是件难事。与欧元相比,美元已大大贬值。加之人们的居住远近不一,公交车就可派上用场,而缴纳高油价的人也会从其他方面受益,如欧洲拥有较强的社会保险网,包括较为便宜的健康保健和较高的教育水准,这些就有一些是纳税人所缴纳的油价中所含的税金。

2015年4月25日南国早报头版头条

2015年4月25日南国早报头版头条:

广西大部已“气象干旱”,百色3县部分乡镇出现饮水困难;

油价今晨涨了两毛多;

新广告法获表决通过,9月1日起施行,代言虚广告要担责任;

养老“并轨”改革5月底前启动;

检查可疑包裹;

首套房首付20%,面积大小不限;

78人被困楼上消防逐层搜救;

今天是“儿童预防接种日”,自治区疾控中心告诫医疗机构,不得诱导家长购买自费疫苗。

(彪骥 nnbiaoji )

英语短文求翻译

难道经济衰退的苦难岁月又要回来了吗?自OPEC在三月份同意消减原油供应以来,原油价格每桶已暴涨到约26美元,而去年12月还不到10美元一桶。将近三倍的石油价格不得不让人回忆起73年石油危机导致石油价格暴涨四倍的可怕经历,还有79-80年间的石油价格也曾暴涨成如今的这般模样。两场少见的石油危机都可归结于两位数的通货膨胀和全球性的经济衰退。而这一次,那些警告人们厄运当头的头版头条的新闻都跑到哪儿去了呢?

本周另一个推动石油价格暴涨的帮凶就是伊拉克暂时禁止了本国石油的出口业务。与此同时,受正处抗寒关头的北方诸国拉动经济增长的因素影响,也有可能于短期内将石油价格哄抬得更高。

不过也有不少利好因素,可保眼下的这场经济危机不至于惨烈到70年代的那般光景。因为大多数国家现在的汽油价格早已不像70年代那样,其原油价格对汽油价格的影响力已经降至一个较小的范围。欧洲的汽油税就占其零售价格的八成,所以,即使原油价格出现再大的波动,也不会像从前一样“应声而涨”了。

富裕的国家对于石油的依赖程度也较之以往更少,对石油价格的波动也没有那么“在意”。而能源保护的相关政策,促使他们转向其它燃料并降低了对石油的依赖性,也大大降低了石油的重要性。能耗型企业已经降低其消耗量,软件、咨询和移动电话行业对石油的消耗又远小于钢铁和汽车行业。这些富裕国家GDP中的每一美元对石油的依赖程度较之73年约下降了一半。OECD在他的一份最新经济展望中分析石油价格时就如是说道:石油的全年均价约22美元每桶,与98年的每桶13美元的相比,的确增加了进口的总额度,然就富裕国家的GDP而言,这点增量仅仅只占到了0.25-0.5%;而且,不足全年总收入的四分之一,并低于74年、80年的水平。而另一方面,不少国家依赖于进口石油,其重工业业已转向更为密集的产业模式,此种做法可能会进一步地受到油价暴涨的挤压。

一个的确没有必要为了石油涨价而茶饭不思,也与70年代的油价暴涨有着本质性区别的重要理由就是恰好没有出现一般性商品价格通胀和全球性过剩需求的恶劣局面,因为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才刚刚脱离经济衰退的困境。从《经济学家》报上公布的商品价格指数就能清楚地看到,从一年前直到今日,居然丝毫没有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