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价格歧视分三个等级

2.怎么理解歧视定价?

3.论述价格歧视的三种类型。

价格歧视分三个等级

国内外金价价差-实时金价格歧视中国

根据价格差别的程度,可把价格歧视区分为三个等级:

一级价格歧视

又称完全价格歧视,就是每一单位产品都有不同的价格,即假定垄断者知道每一个消费者对任何数量的产品所要支付的最大货币量,并以此决定其价格,所确定的价正好等于对产品的需求价格,因而获得每个消费者的全部消费剩余。这是一种极端的情况,现实中很少发生。

二级价格歧视

即垄断厂商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把这种需求曲线分为不同段,根据不同购买量,确定不同价格,垄断者获得一部分而不是全部买主的消费剩余。公用事业中的差别价格就是典型的二级价格歧视。

三级价格歧视

是指垄断厂商对不同市场的不同消费者实行不同的价格,在实行高价格的市场上获得超额利润。价格歧视

作为一种垄断价格,它既是垄断者获取最大垄断利润的一种手段,又会导致不公平竞争,理所当然地应该加以限制。但是,限制价格歧视并非要取消一切价歧视。在具有自然垄断性的公用事业中,对于一些不能贮存的劳务,采用高峰时期和非高峰时期的差别价格,将某些高峰需求调向低峰时期,可以更充分地利用其设备资源,对于社会来说,是具有积极意义的。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竞争法律均涉及价格歧视问题。美国反托拉斯法律制度一直将某些对市场竞争造成损害的价格歧视作为典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加以研究和规范。根据《克莱顿法》和《鲁宾逊帕特曼法》的规定,从事商业的人在其商业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地对同一等级和质量商品的买者实行价格歧视,如果价格歧视的结果实质上减少竞争或旨在形成对商业的垄断,或对竞争造成其他损害,则是非法的。违法价格歧视的构成要件是:实施价格歧视的主体包括商品的销售者和购买者;价格歧视的标的物只是商品,不包括服务及无形物,且这种商品必须是相同等级、相同质量,商品的销售发生在美国境内的商业过程中;实施价格歧视的后果对市场竞争造成损害。

在中国,价格歧视行为还需要认真探讨,区别情况进行规范。《价格法》第十四条第五项规定,经营者提供相同商品或者服务,不得对具有同等条件的其他经营者实行价格歧视。这里所称的“价格歧视”,是指商品或服务的提供者提供相同等级、相同质量的商品或服务时,使同等交易条件的接受者在价格上处于不平等地位。经营者没有正当理由,就同一种商品或者服务,对条件相同的若干买主实行不同的交易待遇,例如对具有同等条件的甲、乙企业,对甲可以实行批量作价,对乙则不允许享受批量作价;或对甲可以讨价还价,对乙则不允许;或因甲是本地企业,乙是外地企业就实行不同价格待遇等,从而构成价格歧视行为。价格歧视使条件相同的若干买主处于不公平的地位,妨碍了它们之间的正当竞争,具有限制竞争的危害。因而,世界各国的反垄断法规基本上都对它作出了限制。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所有的购买者都对同质产品支付相同的价格。如果所有消费者都具有充分的知识,那么每一固定质量单位的产品之间的价格差别就不存在了。因为任何试图比现有市场价格要价更高的产品销售者都将发现,没有人会向他们购买产品。然而,在卖主为垄断者或寡头的市场中,价格歧视则是很常见的。

怎么理解歧视定价?

价格歧视实质上是一种价格差异,通常指商品或服务的提供者在向不同的接受者提供相同等级、相同质量的商品或服务时,在接受者之间实行的不同的销售价格或收费标准。经营者将同一种商品或服务,对条件相同的若干买主实行不同的售价,则构成价格歧视行为。价格歧视是指企业在出售完全一样的或经过差异化的同类产品时,对不同的顾客索取不同的价格。由于这些价格并不完全反映其产品的真实价值,所以价格歧视运用了非线性定价策略。价格歧视作为一种理论,属于定价策略的范畴,无任何褒贬之意。运用歧视定价有两个不可或缺的条件:一是实行歧视价格的商品本身是不能转卖的,谁购买谁消费,不能低价买进再髙价卖出去;二是要能用一个客观标准对消费者进行细分,即分为需求弹性不同的消费群体。对于商家而言,实行价格歧视的目的是获得较多的利润。如果按较高的价格能把商品卖出去,生产者就可以多赚一些钱。因此,生产者将尽量把商品价格定得高些。但是如果把商品价格定得太高了,又会赶走许多支付能力较低的消费者,从而导致生产者利润的减少。如何采取一种两全其美的方法,既以较高的商品价格赚得富人的钱,又以较低的价格把穷人的钱也赚过来。这就是生产者所要达到的目的,也是价格歧视产生的根本动因。

论述价格歧视的三种类型。

答案:企业对购买同一种商品的不同顾客收取不同的价格,我们把这种法称做价格歧视,价格歧视的根本原因在于垄断企业面对的是一条向下的需求曲线,不同的人对于这种商品所愿意付出的价格不同,如果企业能够把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区分开,那么它便可以实行价格歧视。根据价格歧视程度不同,我们可以把价格歧视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一级价格歧视

这种价格歧视也称做完全价格歧视,它是指完全垄断企业按照不同消费者购买不同数量的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分别定价,也就是按需求价格定价。但是由于企业很难对每一单位数量的产品都收取不同的价格,所以实际生活中一级价格歧视很少见。

(2)二级价格歧视

二级价格歧视是指完全垄断企业按不同价格出售不同数量等级的产品,但购买相同数量等级的产品的消费者以同样价格支付。二级价格歧视的利润要小于一级价格歧视,但大于同一垄断价格。

(3)三级价格歧视

三级价格歧视是指完全垄断企业对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制定不同的价格。要实行三级价格歧视,必须满足两个基本条件:①厂商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并且能够保证商品不在不同类型的消费者之间流通;②不同类型消费者的需求弹性不同。实行三级价格歧视,仍然要根据MR=Mc的原则,使每个市场的边际收益均等于企业的边际成本,而不同市场上的售价,则根据各自的需求曲线而定。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见到这种价格歧视,比如前些年许多旅游景点对外宾收取较高的票价,因为外国人和中国人很容易区分,并且外国人到中国旅游,他对旅游景点的需求弹性会比较小。

还有一些价格歧视比较隐蔽,可能以其他形式出现,比如折扣券,名为折扣,实际上是对没有折扣券的人的价格歧视,这部分人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小,即使没有折扣也购买该商品,而需求价格弹性较大的那部分人会花一些精力去寻找折扣券,没有折扣券时他们可能就不会购买该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