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6年至2021年油价最低多少

2.国际油价连续2日暴跌,那国内油价还会上涨吗?

3.购置税减半,油价重回5元时代,车就会好卖了吗?

4.油价再迎小幅下降,油价调整的金额是如何确定的?

5.国内油价调整规则

6.“肺炎”席卷欧洲,疫情下西欧各国众生相

2016年至2021年油价最低多少

2016油价暴跌什么原因_油价已回到2016

3.06元。

 油价15年来一直比较低,大部分都在6.5元以下。1月,2月,后来从8月到12月,维持在5元线。最低的,甚至不到5.5元。

油价,指国际或国内成品油的价格。2020年3月17日24时起,国内汽油、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1015元和5元。11月5日24时起,国内汽油累计跌幅为1940元/吨,柴油跌幅1870元/吨。

国际油价连续2日暴跌,那国内油价还会上涨吗?

不会,因为现在的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其实受到了多方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从美股的走势呈反向。从中短期来看,有可能国际原油价格还是围绕100美元上下波动,高油价的时代暂现在我国车主们目前的油价可能要持续一段时间,92号汽油要在8.5元以上浮动了,进入9元的概率不大,但是现在的价格,对比世界其他地方,也已经是高价格了。

国际原油的价格,从2月28日开始大幅动荡,直接受到的诱发因素就是俄乌冲突,但是背后还纠缠着欧佩克组织与二零二年全球原油需求量之间的博弈,从2月28日的每桶94美元一直到3月8日的129美元,涨幅实在是太快了。原油现在还是全球最重要的战略物资和工业生产原料,它的价格变动有可能都会引发国际经济的繁荣与衰退。

终于,国际原油价格在14和159日两天连续大幅下降,一口气又降回到了100美元之内,这其实让全球很多国家都松一口气。但是我国的情况还比较特殊,因为我国的汽油和柴油价格,既与全球原油价格挂钩,也不是完全关联。而今年已经第一季度快结束了,我国的油价在前4个调价窗口全部上涨,在3月17日将迎来第5个调价窗口。那么此次汽油和柴油价格不会再向上调整了呢?

其实目前的国际原油价格因为在100美元之内,其实远远要比3月3日上一个调整日价格低的多,那时候原油价格都在平均105美元附近,如果从绝对值比较,其实这个油价应该不会动,而且还应该略有下浮。但是由于这两周期间,曾经国际原油价格高达129美元,也就是说国际原油的变化率曾经高达18.88%,那么按照2016年国家发改委修订后,一直沿用至今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以及配套的2016年64号文件规定,我们的油价还需要继续向上浮动,而且有可能上涨的力度还挺大。

最新的消息,应该在3月17日24时起,国内成品油价或迎来大幅上调,暂预计汽、柴油价每吨上调750元左右,折合92号汽油每升上调0.58元,0号柴油每升上调0.64元。一辆私家车50升的油箱加满后需要多花32元。在2020年这4次油价调整中,国内汽、柴油价格已经累计每吨分别提高1125元和1085元。此次调整之后,92号汽油的价格已经快逼近9元了。

这其实大家又一次对发改委的成品油调整办法发生了疑问,为什么现在的油价比上次调整的油价要低,但是此次还要大幅向上调整呢?而且从历年的统计数据来看,油价调整基本上是涨多跌少,这个油价调整的方法是不是利涨不利跌呢?未来是不是还要做更优化的修正,以符合国际市场由原油价格的变化呢?那么下一个油价调整窗口,如果原油价格相对稳定,会向下调整油价。

购置税减半,油价重回5元时代,车就会好卖了吗?

我们国家的疫情正渐渐稳定下来,现在的防控重心,多在境外输入上。因为疫情慢慢得以控制,各行各业的状态也慢慢恢复,此外,还因为种种的因素,尤其是汽车行业正表现出一种极为“杂乱”的状况。

比方说,汽油回到了5元时代,这估计是我们想都不敢想的;购置税减半,虽然目前仅仅是一个建议,但就这么一个建议,引起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那么,类似这样一种“杂乱”而不正常的表现,我们国家的车市就会迅速恢复元气了吗?

购置税减半,油价重回5元时代

前段时间,中汽协提交了提交了推迟全国范围实施国六排放标准的建议。而这个建议是否具备可行性,又或是可行的程度有多大、是否真要这般推迟实施,等等等等,被网友们议论得个热火朝天。小编发现,多数网友认为这个建议的实质性意义不大,而且可能会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近日,中汽协又提出了一个建议——购置税减半——建议购置税减半的具体政策,和前几年实施的购置税减半政策,没有差别。该建议一出,网友的呼声明显比之前的推迟国六排放标准的建议,更为之大,原因很简单,购置税的多少直接关乎买车的成本,即直接关乎消费者的腰包。

可以看一个数据。2016年,中国汽车市场的全年销量为2802.8万辆,同比增长幅度高达13.7%,而之所以有着如此恐怖的增长幅度,皆因当年实施了购置税减半优惠政策。可见,购置税减半的确是很大的利好,毕竟买一台10万元左右的车子,最后可以在国家的手中省下了5000元左右的费用,这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按捺不住的。

不过,政策虽好,道路上的车辆却是大幅度增多了,虽然经过了这次疫情发现车子不是雾霾形成的罪魁祸首,但需知道的是,国家已是把新能源车作为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况且众多车企也立下誓言,在某某年必须抛弃汽油车,全面换装成新能源车。故而,购置税减半很不错,为了提振汽车消费,国家真的会实行么?这是需要权衡的,眼前提振汽车消费是利好的,但若是如此,想必新能源车又会遭受一波冷漠对待——除非,在推出购置税减半优惠政策的同时,国家还针对新能源车给出一个更大的利好。

至于油价重回5元时代,小编个人认为,这倒没对消费者是否购买车子形成思想上的冲击,原因就是,汽油的价格如股价,涨跌均有时。

新能源车三包法的推进应加快

经历疫情,无论是哪个人,第一时间都是在想如何恢复经济,如何再把自己的钱包给充鼓,但对于汽车这个行业,小编倒觉得大家忽视了最重要的一处地方,即三包法。

由于疫情的影响,年年都备受关注的315晚会,今年延迟播出。315晚会之所以备受关注,无非是在各行各业中,消费者遇到了坑实在是太多了。可以预见的是,倘若购置税减半乃至更多的利好汽车消费政策真的实行,那么,过不多时,汽车市场再次恢复繁荣,而繁荣之际,消费者头疼的问题来了——三包法尚不健全。

不说传统的汽车三包,小编想说的,是关乎新能源车的三包。实际上,在一两年前,新能源车被纳入汽车三包法,已是众所周知之事,但是,因为法规需要认真制订与审核,相应的三包法迟迟未能现身。

可以想象一下,以前的三包法尚且不算健全,而关乎新能源车的三包规定又迟迟未确定,此时此刻,一心将汽车消费提振,于市场是好,但于消费者则不一定了。甚至可能会出现一种可能性,即在各种利好一拥而上,车企们看到曙光时,会不会加班加点却不像以往那般精益求于,而疏忽了质量问题,导致急急销售的车辆小问题频出?而问题频出之余,尤其是新能源车,没有相应的法规支撑,届时将会出现何种局面?

结语

说到底,经济不好之时,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恢复经济,这是无可厚非的,但作为消费者,无疑也会同时注意自己的权益是否得到保护。小编认为,当一面在好转时,另一面也应该相应地往上走,相辅相成之下,汽车行业才不至于“杂乱”。

在此特殊时期,汽车网评顺应大势,号召大家远程办公,并启动汽车资讯兼职、报料人招募。

如果你对汽车车型有独特了解,或是新颖观点,或是对汽车行业有独到见解,可直接联系我们,成为我们的兼职编辑。我们将提供专门的独立发布平台。

如果你有汽车的行业内幕、企业内幕、车型内幕、经销商内幕也可向我们报料。

不管是兼职编辑或是报料人,一经用,均可获得丰厚报酬。

有意向者请直接通过私信或是总编信箱发信联系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油价再迎小幅下降,油价调整的金额是如何确定的?

油价在影响幅度下降,这个新闻引起了网友们的关注,因为今年油价出现了多次下降的情况,很多对油价的调整是不了解的,首先在我们国内油价调整它是有一个周期的,通常是以10个工作日为准,那么在这个周期之内,油价的调整是如何确定的呢?

在这个周期内,我们国内油价的调整一般分为以下几种情况:在08年我们国家制定了关于国内油价的调整方法,我们国内成品油的价格是会受到国际油价的影响的,所以我们在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的时候,一般会参考国际油价的波动来进行调整,通常会在连续的22个工作日之内的平均价格,所以可以看出我们国内成品油价格的调整,它会是有一个波动的,具体的我们可以参考最新的油价。

在2013年发改委将调价的周期缩短到了10天,这样国内油价的变动与国际油价联系更密切了,调价也更频繁。同时取消了4%的幅度限制,为节约社会成本,当汽油、柴油调价幅度低于每吨50元时,不作调整,纳入下次调价时累加或冲抵。除此之外在2016年,国际油价持续低迷,我国发改委发布调价新政策,当国际油价低于每桶40美元的时候,国内成品油价格不再下调,这就划定了我们价格调整的下限。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油价的调整所受到的影响因素还是非常多的,首先国际局势影响到油价的调整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同时我们国内油价的变动和国际油价的变动联系是非常密切的,所以调价也会比较频繁,同时国际油价如果走低,我们国内的油价也会偏低这是一个必然的规律,如果大家比较关心油价是如何调整的,可以多多的去阅读相关方面的资料了解一下国际油价的趋势,这样可以更加有效的判断出我们油价调整的趋势。

国内油价调整规则

我国成品油价格是根据国际原油价格进行调整的,调整周期为每10个工作日一次,因此,只要知道任意一次调价日期,就能推算出其他的调价时间了。

周期:每10个工作日有1个调整窗口。

生效时间:调价发布日当天24时。

规则:根据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国家会对成品油价格进行调整。

我国的成品油调节机制的三个阶段的发展

第一阶段:2008年我国制定了初步的国内成品油调节机制,国内成品油价格的调整根据国际油价的波动来调整。发改委根据新加坡、纽约和鹿特丹等三地22个工作日的成品油加权平均价格来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当连续22个工作,三地油价变动幅度超过4%的时候,国内成品油调价窗口便会开启,发改委对外发布最新油价。

第二阶段,2013年,发改委将调价的周期缩短到了10天,这样国内油价的变动与国际油价联系更密切了,调价也更频繁。同时取消了4%的幅度限制,为节约社会成本,当汽油、柴油调价幅度低于每吨50元时,不作调整,纳入下次调价时累加或冲抵。

第三阶段,2016年,国际油价持续低迷,我国发改委发布调价新政策,当国际油价低于每桶40美元的时候,国内成品油价格不再下调!

“肺炎”席卷欧洲,疫情下西欧各国众生相

作者:艾斯帝夫

与“”在国内已经得到很好控制的局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欧洲的“”疫情在当下正在快速传播,对于各国都是严峻考验。截至2020年3月19日,意大利新增病例4,207人,累计确诊超过了3.5万人,已经成为欧洲地区名副其实的重灾区。

欧洲部分国家除了向中国求援之外,也不得不开始效仿中国的防控经验,尤其是建议居民进行自我居家隔离,以此减少的传播。

而在重灾区意大利,一方面,人们已经展开了居家隔离的措施,尽量减少外出活动;但另一方面,正是因为人员流动的减少,商业活动方面受到的冲击开始显现出来,而首当其冲的就是汽车行业。

物流行业偃旗息鼓了

就在一周前,英国经济和商业咨询公司LMC?Automotive预测,欧洲第三大经济体意大利的汽车销量,可能在2020年出现15%以上的下滑。

意大利汽车销量或大幅萎缩

来自路透社的报道是这样描述意大利现状的:意大利几乎停止了正常生活,并且将经济活动控制在提供基本服务的状态,希望以此来阻止“”的传播。

同样在上周,意大利总理朱塞佩·孔戴(Giuseppe?Conte)曾发言表示,已经下令意大利境内的商店自行关闭,尤其是餐厅、咖啡厅和酒吧。不过后来或许是出于对经济问题的担忧,孔戴又补充道,“在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下,工厂可以继续运转。”

对工厂施加“特权“,实际上也是力求最小限度的减少商业损失,而像汽车制造这样的密集型产业,往往总装线停产就意味着牵一发而动全身,包括上下游产业通通都会受到影响。

此前因为来自中国的零部件短缺,已经导致菲亚特500L车型停产,现在欧洲人最不愿意看到的大面积工厂停产真的来了。

不过观察意大利车市会发现,即便在二月份疫情影响还不算大的时候,其车市销售就已经出现了下滑:一月份新车销售下滑了5.9%,二月份下滑了8.8%,而三月份会下滑多少这似乎已经是个未知数。

意大利外国汽车经销商协会(UNRAE)发布了一项预测数据,该数据显示2019年意大利全国销售新车191万辆,而2020年受影响,全年销售可能只有150万辆。目前已经是三月中旬,看目前在意大利蔓延的速度,预计疫情得到控制大概需要几个月时间,这意味着上半年的销售预期几乎泡汤。

意大利已然如此,欧洲其他国家又是怎样的状况呢?

法国汽车相关行业按下暂停键

尽管法国目前的““疫情并不严重,但其感染人数的增长也呈现出较快的趋势。

在3月19日,该国报告新增患者为1,404人,累计确诊很快就会超过1万人。在此情况下,法国媒体不禁感叹:Covid-19(欧洲媒体普遍对于的叫法,区别于中国的2019-nCoV)已经对驾驶者包括汽车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是中国经历过的状态,我们并不足以为奇……

原油交易价格一路走低

根据法国汽车制造商协会(CCFA)的数据显示,法国目前在册的机动车驾驶员有4,000万人,而其中大多数人都对集体出行表示出了担忧。尽管担忧,但也有消息指出,全法国至少有八成以上的人没有出行限制。该消息指出,有六成人目前更愿意自驾车。

法国的拼车软件BlaBlaCar提供的一份数据显示,最初出行人数下滑的业务主要是去往意大利的拼车数量在减少,但现在整个西欧的拼车出行都在减少。尤其在法国,仅有15%的拼车出行在运转。

另一方面,受全球原油交易价格的下跌,法国也迎来了油价跳水,法国媒体表示已经回到了2016年初的水平。在3月初全球原油交易价格跌到33美元一桶的时候,法国市场的成品油(其中61%为税金)价格跟进调整,其中95#的E10汽油报价1.44欧/升,0#柴油报价1.36欧/升。

法国近期平均油价

但是比较意外的是,伴随油价的下跌,成品油交易量并没有出现增长,相比2019年同期增长幅度不到3%。这其中一部分是受近期在法国爆发的影响,而另一部分原因则是受2019年“黄马甲“导致的交通罢工影响,法国人似乎已经习惯了公共交通出行。

然而在疫情期间,法国受影响最大的还是汽车经销商系统。除了到店的顾客越来越少以外,售卖出去的新车也同样越来越少。

法国房车销售公司Autoways的创始人埃里克·尚帕诺(Eric?Champarnaud)表示,“2019年法国汽车销售为221万辆,我们预计2020年会下滑3.8%,约213万辆。但如果疫情更加严峻,今年销量在200万辆以下也有可能。“

不过同时尚帕诺也表示,如果大家都不出门或者都不坐公共交通的话,那么后续的汽车销售也可能出现反弹。

目前在法国,机动车驾照考试已经在3月16日宣布被无限期推迟,同时延期的还有摩托车驾照考试。而为了遏制传播,法国总理爱德华·菲利普(?douard?Philippe)像意大利***一样,也宣布了严厉的管制措施——关闭重要的公共场所,但是像小卖铺、银行、药房等仍然保持营业。

而在汽车制造业领域,PSA集团已经宣布关闭所有法国工厂,欧洲地区其他工厂则关闭到3月27日再视情况决定是否复工。雷诺集团则已经开启了远程办公模式,在雷诺发给员工的邮件中显示,除在特殊情况之下或确保业务连续性,目前已经禁止员工出差。

另外,雷诺位于西班牙巴利亚多利德和帕伦西亚的工厂也在近期短时间停产,其原因主要是零部件短缺。目前,西班牙是欧洲除意大利之外,受疫情影响第二严重的国家,鉴于疫情的蔓延周期较长,目前西班牙的汽车制造业前景并不乐观。

德国厂商暂时关停避风险

受全球经济增长减缓、WLTP测试规则的出台、汽车消费税以及“”爆发的影响,欧洲的汽车销售已经进入一个艰难的时期。二月份欧洲的汽车销售数据显示,新车的销量同比已经下降了7.2%,至106.7万辆。

实际上在一月份下滑了7.4%之后,欧洲车市二月份再次遭遇滑铁卢。受欧洲多国关闭公共场所的影响,预计三月份的下滑可能会更加严重。而对比往年数据,2020年第一季度的状况是自2013年以来最糟糕的时刻。

从欧洲制造商协会(ACEA)公布的信息看,欧盟主要市场的销售额连续第二个月下滑。具体到国家来看一片“绿油油”,就像近期的股市一样——德国下降了11%,意大利下降了8.8%,英国下降了2.9%,法国下降了2.7%,西班牙下降了6%。

而在德国,包括大众汽车、奥迪、宝马、梅赛德斯-奔驰都纷纷通过关闭工厂来规避带来的风险。

3月17日的时候,大众集团首席执行官赫伯特·迪斯(Herbert?Diess)发布消息称:“鉴于目前销售情况的严重恶化,以及我们工厂零件供应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大,接下来集团各品牌的工厂将暂停生产。”

实际上,大众集团已经从本周开始陆续暂停了位于意大利、葡萄牙、斯洛伐克以及西班牙的工厂生产。而目前由于欧洲疫情较为严峻,大众集团也在考虑关闭其他欧洲地区的工厂运转。因为早先大众的工会建议,由于无法让工人之间保持安全距离,所以最终建议停产。

奥迪全新Q5在墨西哥生产

大众集团目前在全球拥有124个生产基地,涉及旗下包括兰博基尼、奥迪、西亚特、斯柯达等品牌,其中72个在欧洲,而在德国就有多达28个。

比如奥迪表示将停止在老巢因戈施塔特和内卡苏尔姆的工厂生产,另外由于零部件供应链的问题,奥迪在墨西哥的工厂也从3月16日开始停产,这一工厂目前正在生产全新Q5。

而西亚特在西班牙马托雷尔的工厂也将被关闭,其最新推出的基于MQB平台打造的全新Leon在随后的新车交付将受到影响。

特斯拉德国超级工厂正在伐木平地

因为各地工厂接连停产,大众集团的财务状况也发出了预警。负责财务的主管弗兰克·维特(FrankWitter)在近日召开新闻发布会时透露,二月份中国销量下滑了74%,目前正在缓慢恢复;而由于三月份的欧洲销售可能不乐观,所以第一季度的利润可能会出现急剧下滑。

在新能源领域,特斯拉目前的德国超级工厂项目也陷入了尴尬境地。由于唐纳德·特朗普(Donald?Trump)已经宣布从3月20日开始进行为期30天的欧洲旅行限制,这基本上打乱了特斯拉老板埃隆·马斯克(Elon?Musk)的行程安排。

根据马斯克规划,他原本在两年内让德国的工厂投产,尽管受到德国环保组织人士的阻挠,但这个耗费40亿欧元的项目此前仍然在建设之中。照目前的影响,特斯拉德国超级工厂或将延期交付,这也将导致欧洲版本的Model?Y交付延迟。

位于慕尼黑的宝马集团除了暂时关停工厂以外,也对部分经销商的营业进行了调整。随后宝马首席执行官奥利弗·齐普塞(Oliver?Zipse)发布了一份声明,其表示在确保员工健康以及盈利平衡的前提下,宝马对所有决策都承担责任。

而且齐普塞还诚恳地表示,宝马已经放弃了超越2019年销量的,并且预测销量或将低于2019年同期水平。

宝马关闭工厂的决策也影响到了英国的MINI和劳斯莱斯。尤其是MINI的三家工厂将停产至4月17日,在视情况决定是否复工。

除了上述汽车制造商以外,梅赛德斯-奔驰也已经决定暂停欧洲的生产,时间是两个星期。由于梅赛德斯-奔驰是全领域汽车企业,所以停产影响到了商用车和乘用车两方面。

实际上,欧洲制造商的停产也预示着该地区疫情已经进入爆发高峰期,随着全球股市暴跌、WLTP在欧洲启动、电气化转型等诸多因素,今年欧洲的汽车厂商日子不太好过。

用当下流行的词语来说,即欧洲汽车企业“共克时艰”的时候来了。END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